企业产品研发管理的咨询框架
“PPT”模型在产品研发中的应用

在中国诗坛,李白号称“诗仙”,杜甫号称“诗圣”。“仙”者,非凡人,故李诗飘逸不羁,可赏而不可学;圣者,人之至,故杜诗匠心格律,可叹且犹可追;总体上说,李白的诗,内容上信手拈来,格式上随心所欲,是天才之作,一般人学不了;反观杜甫的诗,形式上遵循着七言八句五十六字的规范,内容上反映社会现实,用字上讲究精雕细琢,别人通过模仿和推敲,也可以逼近其水平。用艺术鉴赏的术语来讲,杜甫的诗创立了诗坛的一种范式,即在特定形式和严格规范中去寻找、创造和表达“美”;企业中的产品研发,也应该如杜诗一样,在标准和规范中去创新创造

评价一个企业的产品研发水平,有各种维度;大体上,不外乎所研发产品的创新性、领先性;研发周期短,速度快;研发活动的规模化,质量高,成本低;等等。然而,这些指标如何去达成,需要有详细的方向、策略、方法和路径。在此,笔者借用“PPT模型”,为企业中产品研发的持续改善和绩效提升,提供一个思考和咨询框架。

PPT”模型,指的是企业产品研发管理中的三类关键要素,即人员(People)、流程(Process)和技术(Technology);三者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就是“PPT”。

 1. 人员(People

人员方面的要素包括社会习惯、企业文化、产品所服务的外部客户、企业中的各级员工(经营层、管理层、执行层),等等。社会习惯、外部客户的观念和偏好,是企业产品研发的外部环境因素。企业内部企业文化的开放度、对风险和失败的容忍度、员工的使命感和对卓越的追求,员工的创新能力和技能熟练度,等等,是企业产品研发中的元动力。

 2. 流程(Process

流程规定了企业中产品研发工作的4W1H,即做什么(What),何时做(When),在哪做(Where),谁来做(Who),以及如何做(How)。所谓“魔鬼在于细节”,卓越的研发计划、组织和执行就体现在4W1H的每个细节。

 3. 技术(Technology

技术方面的因素包括,可以构成新产品要素的产品技术,以及用于产品研发管理的运营技术。以汽车行业为例,轻量化技术、新能源技术、车载网联技术,等等,属于产品技术;CADCAECAMPLM,等等,属于为产品设计、开发和分析等作业而服务的运营技术。

 了解了企业产品研发中的三大类要素,我们再以“以终为始”的思路来看产品研发的绩效、改进方向和路径。

 4. 创新性(Innovative

人员和技术等要素的结合决定了产品研发的创新性。换言之,产品研发的创新性不足,要从人员和技术等两个维度去找原因和改进点。

企业文化的开放性不够,风险或失败厌恶型的企业文化,产品研发团队因循守旧、不善于否定自己、不愿意打破旧有的平衡、不愿意挑战极限,等等,是企业中企业文化保守,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必将导致所研发的产品缺乏创新性。

企业不主动研究新技术,不提前做好新技术的储备,或对新技术的敏感度不高,对新技术的学习、理解和应用能力不足,也将导致所研发产品缺乏创新性。

 5. 规模化(Scale

研发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不难,难的是长期地、源源不断地研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研发出的产品还必须是高质量、低成本;这指的是企业中产品研发的规模化。

产品研发的规模化与人员和流程等两类要素有关。换言之,产品研发的规模化不高,研发质量的参差不齐,研发成本的居高不小,要从人员和流程等两个维度去找原因和改进点。

丰田汽车通过标准化的研发流程、标准化的设计和工程检查清单、标准化的设计开发能力和技能集,来实现其汽车产品研发的规模化。

 6. 自动化(Automatic

企业中产品研发的自动化包括产品功能的自动化和研发过程的自动化。

好的产品,其主体功能大都能保证高度的自动化,从而为用户提供简便化、一致性的用户体验。好的产品研发,其基本性的研发作业或活动,通过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可实现高度的自动化,从而加快研发速度,缩短研发周期。

产品及产品研发中的自动化与技术和流程等两个维度有关。换言之,产品的用户体验不好,研发速度慢,研发周期长,等等,要从技术应用和流程自动化等角度去找原因和改进点。

产品及产品研发自动化的高级阶段是智能化(Intelligent)和自主化(Autonomous)。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企业中产品研发的数字化。

首先,作为一种技术要素,数字化技术与人员等因素结合起来,尤其是产品中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创新性和竞争力。

其次,作为一种技术要素,数字化技术与流程等因素结合起来,尤其是CADCAECAM、数字仿真、虚拟测试和验证、PLM、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研发过程的自动化,从而加快研发速度,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再次,作为一种业务使能,数字化技术与流程、人员等要素结合成一个有机的系统,通过流程和数据的双轮驱动,有助于提高企业中研发活动的规模化,从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不断进化的竞争性产品研发。

 PPT”模型虽然简单,其应用则是永不过时的;如果与实际工作进行现时、现物的有机结合,对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研发体系,对产品研发的数字化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企业产品研发管理的咨询框架
丁肇之
1 三月, 2020
分享这篇文章
存档
登录 留下评论
战略思考:企业IT规划框架
如何从企业战略来推导信息化战略